(一)专业概述
1.专业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了解从事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在国际商务领域、进出口行业、金融行业从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研究内容
(1)基础理论研究:本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外方)、经济学原理(外方)、经济法(中方)、市场营销原理(外方)、财务会计(外方)、统计学(外方)等基础理论课程。
(2)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研究:本专业开设国际管理(外方)、商法(外方)、国际商务(外方)、国际战略管理(外方)、物流学(中方)、公司金融(外方)、金融服务概论(外方)等专业理论课程。
(3)国际贸易业务实操研究:本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经济分析(外方)、国际市场营销(外方)、国际银行与金融(外方)、全球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金融建模(外方)、国际商务仿真模拟(外方)、数据解析(外方)等应用类课程。中方开设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世界经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结算、会展项目管理等专业应用类课程
3.学制与学位
(1)学制四年。
(2)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经济学学士(中方);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外方)。
(二)知识构架
1.核心课程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外方)、经济学原理(外方)、经济法(中方)、投资学(中方),以及学院特色课程专业入门指导。
(2)主要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原理(外方)、财务会计(外方)、公司金融(外方)、国际贸易经济分析(外方)、国际管理(外方)、国际银行与金融(外方)、国际战略管理(外方)、国际商务(外方)、国际市场营销(外方)、商法(外方)、投资学(中方)、物流学(中方)、数据解析(外方)等。
2.实习和社会实践
军事技能、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综合类实践课程;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与社区活动等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产教融合实训周等特色实习课程。
(三)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1.就业方向
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服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研机构及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此外,学生毕业后能获得较好的国际就业竞争力,外方学位有助于在国外相应外贸、物流、金融等领域获得相应岗位。
2.发展前景
专业主要面向进出口外贸、国际投资与管理、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的职业群或岗位群,从事进出口、货运代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投资、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商运营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随着海南自贸港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四)学习本专业的优势与劣势
1.学习本专业的优势
(1)国际化教学资源
专业通过引入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管理模式,包括教学理念、教材、课程体系等,从而提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网络,外方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换、实习、升学等机会,考研与留学率高。
(2)国内外认证的双学位
中外双方实行学时、学分的互认,学生完成双方学业后,可获得中方授予的毕业证书,以及中方颁发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和美国伯克利学院颁发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证书。
2.学习本专业的劣势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外方课程和中方课程都实行全英教学,因此专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五)学生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
(1)爱党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国际贸易行业规范和社会贡献;尊重国际多元文化,同时具备爱国情怀。
(3)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和军事技能。
2.专业发展素质要求
(1)系统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营销等国际贸易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熟悉该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态。
(2)通过外方课程,基本掌握管理学原理、国际商务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能力。
(3)熟悉进出口贸易流程,具备处理国际贸易纠纷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能对国际业务进行管理。
(4)能熟练运用中、英文处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具备英文文献阅读、与国际同行交流、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六)我校此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1.“4+0”办学模式
学生大学四年均在中方校区学习,外方每个学期选派优质师资来我方校区进行全英文小班授课。项目专业培养方案由中美双方融合双方优势共同研究制定实施,充分体现双方教育教学资源特色和优势。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四个三分之一”的基本要求。引进的外方课程占比40.4%;引进的外方专业核心课程占比95.0%,均由外文教师担负主讲教师;外方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时数占比为33.3%。同时课程设计结合中美双方的教学优势,确保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实用性。
2.国际化师资队伍
外方课程全部由美方安排教师授课,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外国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学校与学院大力引进有国外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本项目的专业师资。
3.双语或外语教学环境
外方专业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中方的专业课程中部分课程开展全英或双语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4.文化多元融合
中外合作项目不仅是教育的合作,也是文化的交流。美方派遣到校授课的教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行中外文化融汇,促进中外文化的互鉴与尊重,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