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1月15日消息(记者 谭琦)三亚学院正全力筹备更名“三亚大学”。今年海南省两会,省人大代表,海南自贸港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三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副院长陈晓昕也提出了推动海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据悉,三亚学院于2024年被正式纳入教育部“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更名“三亚大学”。身为人大代表,陈晓昕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创新驱动发展贡献三亚学院力量,并积极推动海南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与转型升级。
“在打造跨界校园方面,我认为可以将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紧密协同的合作关系,将三亚大学办成中国民办大学的标杆。”陈晓昕建议,海南可探索建设跨区校园和并行校园,鼓励省内高校突出办学特色与优势,重点发展新兴学科和紧缺专业。例如,支持海南大学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强化海洋学科特色,加快轮机工程、航海技术等新增涉海专业建设,积极申报海洋机器人、智慧海洋技术等海洋科技专业,培养更多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人才。
同时,陈晓昕建议可在高等教育中尝试“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技术整合起来。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国外著名高校与省内高校的优质课程共同形成线上智能体,让学生可以线上交流学习,并与线下的实体相结合,构建“并行校园”,实现“教育出海”。
此外,陈晓昕认为,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三亚学院可探索与吉利控股集团项目合作、成果转化逐步过渡到全面的协同创新,充分应用吉利全球化企业的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丰富资源,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开设院士大讲堂、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攻克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共同形成一批院士专家决策咨询成果,逐渐搭建起高水平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